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WattBike Atom 終於入荷,今年最大敗物台灣首開箱!



等了好久的訓練台 WattBike Atom,終於到家了...

原先我有兩個訓練台,一個是 WattBike Pro,另一個則是 Tacx Neo,原本想說以後就是用這兩個訓練台交換騎好了。

但殊不知 WattBike公司竟然出了可以自動調阻力,適用在家用的訓練台,頓時讓我失心瘋的把 Tacx Neo給賣掉了,決心想要買這一台來玩。

WattBike的好,只有用過的才知道,它的功率準,好維護保養,而且本體重,不用擔心車架架在訓練台上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一定可以抽車,愛怎麼抽,就怎麼抽。

本來以為台灣可以由高菖幫我訂,但殊不知原廠說這台要2018年秋天才會在美國販售,2019年之後才是其他國家(這...)

如果當初知道會等這麼久,我應該會先把 Neo留下來不會賣出吧,等 Atom來再賣。

我請在英國的小豬媽幫忙代購,就 FB上搜尋小豬媽就可以找到。

然後就是無止盡的等待(9月18到12月7日),其實不該這麼早賣的,畢竟現在想想,Neo還是很多好處的啊...

先報一下總共花的錢好了:
本體:65480元
運費:24050元
關稅:4824元

合計:94354元

當初原本是想說用海運寄回來就好,但是後來想想,海運真的要等很久,一個不小心變成海盜的健身器材那可就不好玩了...再說海運是9380元,好像也沒有比較便宜...

再說,這個算是半電子產品了,還是空運回來就好了...

雖然早已知道這傢伙是巨大代工的,但是拿到電源線看了一下...還是....
也就是這孩子從台灣被送到英國留學,然後又再回到台灣這樣...


等了很久,在 WattBike官網上的發貨時間從原先的 6-8周,變成 10-12周,又變成了 15周,同時也加入了一個 WattBike Atom的社團,大家可以討論 Atom的一些缺點。

等著等著,也好像慢慢沒有當初的期待感了...直到小豬媽說東西收到了,再轉運回來才慢慢又有了感覺。

為了安排進關,還有送貨到家的細節,真的好累...我需要填委任書正本回 FedEx,第一次沒蓋印章被打回票,第二次又送件才成功,幫忙報關的彭小姐人很好,幫我選擇的稅則是

95069900904,這樣就是營業稅 5%加上關稅 2.5%,也還在預期之內。

良好公民



送貨當天




一個該死的下雨天,被送貨人員運來,兩個人合力的搬到 2樓,幸好我有留下這天在家,本來有被排去上課硬被我調開,不然貨運公司只來一個人,我媽不可能跟他一起搬這麼重的東西啊... orz


貼滿了封條,小豬媽有貼上超重物品請小心的字條,真細心。


本體被塞的蠻不錯的,但是變成紙箱一定要切開才能拿出車子。

原廠給的是英國接頭,不過我知道它的輸出是和我舊的 WattBike一樣,所以我是用我舊 WattBike的電源線,反正舊的 WattBike是電池,你踩的時後會充電,不然還要再去搞轉接頭實在是太麻煩了。

裝好的本體
調整座艙其實非常容易,只要量一下BB到座椅中間,以及龍頭到座椅中間的距離即可,我沒有把那個休息把的墊子弄上去,當初在想如何把 iPad放上去花了一點時間,原來是用拉的啊... orz

不管怎樣,先試一下 Zwift 抓不抓的到吧...

看起來蠻正常的...
 最後把它和我的舊 WattBike放在一起

脆瓜城 gym
 我這兩天有試踩 Zwift以及 WattBike自己的爬坡 workout,先說一下我目前的心得:


WattBike的 workout,這是一個山路快14公里,平均 8%的坡度,比行義路小油坑還硬,被歸成 HC坡
行義小油坑是屬於1級坡
關於玩 Zwift自動調阻力的部分,我覺得目前還不太行,果然如同社團裡的人說的一樣,會有延遲,其實我覺得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我無法在 Zwift中知道自己目前是換到幾檔, Atom是使用 Virtual Gear的方式,有點電變的感覺但是一點聲音也沒有,也無法從 Zwift的畫面得知目前的檔位,用 Neo的好處是你是真的車架,換檔自然知道你在幾檔,這點是有差的。
..
而且 Neo的爬坡自動加阻力的功能反應會比較快一滴滴,不過我覺得兩者在柏仲之間。

按上加重,按下減輕


至於聲音的部分,其實就是磁阻聲,算很小聲的,和 Neo比我覺得差不多, Neo的聲音小,但是鍊條沒有被包覆, Atom是整個東西都被包在一個箱子裡,這樣的聲音不可能比 Neo還大聲的,以下是200-270瓦的聲音。





至於功率的問題,我會再找時間來測試,目前整體來說算是滿意,反正這東西會有韌體可以修,它的韌體升級是用藍牙的方式,我比較不用擔心會像我像的 WattBike一樣被我搞掛 XD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2017中正山爆炸盃

今年最後一個比賽,中正山,也結束了!


賽前一度因為中正山修路,而可能會有替代道路的比賽,也就是東昇路的抖坡上去,本來是左轉直奔中正山的,可能會改成右轉往花鐘方向。


賽前很想去練一下花鐘這段路的,但是比賽前一個星期下雨,所以無法成行,然後該死的上課,在比賽前一個星期則是早晚有課,搞的我很累很累,原本是想說只要當天下雨,我就不去了...

不過因為朋友有借我 Corima 32 測試,所以就依然抱持著測試輪組的心態上工了...

早上5點無雨,出門了...到了會場,開始下雨(媽的),到了中正山,狂風暴雨...簡直可怕
早知道不出門了(說了 N次)...

之後 Corima 32的測試心得日後補上...


比賽的過程就容我簡單的說明一下,其實很簡單,就是我爆掉啦,在前導車非常龜速的帶領之下,連下坡都只有10公里時速的情況之下,東昇路這段800公尺的爬坡,立刻就分出了彼此的勝負。

事前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就在東昇路爬坡段定勝負,之後只能跟著我們家的猴主將屁屁後面...感覺他的狀況也是不太好,之前大概就覺得應該不太可能騎的過他,畢竟菁英組,雖然他一直說狀況不好(我有這麼好騙嗎?)

事後看功率,只有一個慘字,完全沒有騎出應有的水準,不過如果我真的騎贏我們家的猴子的話,分四好像更慘吧...(這苦瓜的...)

不過我個人在這次中正山也有很重要的心得分享:

1.不管比賽前你怎麼準備,賽前三天的狀況調整非常重要,短坡的比賽調整就是我去年的調法,天天早晚騎 20分鐘的 Zwift 爬坡,天天爆心跳,比賽就很順利。

2.因為 Neo賣掉,無法像去年一樣早晚兩次 Zwift KOM正逆騎體驗爬坡感覺,讓我比賽當天狀況非常不好,不過那也沒辦法,我的 Atom還沒來,只能用 WattBike練習,再說我的課在比賽前太多,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不想找理由,但我還是找了...

賽後和童文正聊了一下,恭喜他又上台了...(強如童文正也竟然只有分三)
他也是沒調整好,我跟他說,我心中的中正盃是騎到快抽筋,但是還可以忍耐,但是這次是心跳爆掉,腿其實還可以動但是也騎不動...
(我的記錄是當時心跳 185,沒想到我185就受不了,理論上我可以撐到190以上),到終點的時後我只覺得快暈過去了。

簡單來說就是沒調好 orz

明年先認真的騎 tempo 吧...

明年武嶺盃確定會辦了

第一場菁英組的比賽



騎車還是開心最重要啊,這根本來交朋友的啊 XD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看來新的 WattBike Atom還是巨大做的...


來自造雨人網站

https://www.dcrainmaker.com/2017/10/random-things-did-this-weekend-54.html

這個外包裝是寫巨大,也就是台灣的捷安特母廠

然後環通,是一家貨運公司...

也就是我請英國朋友代購的 Atom,其實是從台灣寄到英國,然後再由英國寄回台灣...

唉唉唉...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2017 台灣 KOM

2017 台灣 KOM在 10/20日順利的結束了,也該是發表心得了,每年網誌最大的水就是這個吧...(唉)



今年 KOM的層次拉的很高,不但請到退役名將囧爺之外,連現役一級車隊泥巴里也來了...

我心裡的 OS:哼哼,讓你們這些菁英知道什麼叫陪公子練車(誤)
事後泥巴的數據 3:19...嚇死我的毛
我:是地理中山碑到武嶺對不對?

M40不用賽前參賽人員分析了,因為我直接宣告沒搞頭,用眼睛瞄一下就知道超過10個以上比我猛很多的人,而且人數也最多...

賽前只有擬定幾個準備方案而以:

1.選手餐要吃的多:我們去吃合菜,塞了三碗白飯,滿足。
2.早餐要吃的好:我特別買了兩個飯糰,早上吃了兩個,有夠飽。



3.有鑑於去年拿到熱可樂,今年特別先把運動飲料放冰庫,請波哥幫我在碧綠神木補給,果然拿到水瓶時,是一個喝起來有冰砂爽快感的補給品。

4.定3小時功率185瓦:但是這點是失敗了,因為3小時我只做到179瓦,去年可以3小時181瓦的,這點做不出來讓我很失望...沒救了...應該是老了...


賽前和火哥找了五人小組想說定瓦數到碧綠神木,這一度讓我有點興奮,不過還是正如往常的比賽,開賽後人就不知跑哪去了...我只有帶著益信一起定瓦騎...

現在想想,碧綠神木前,有人能一起輪車的話那該有多好啊,至少到碧綠神木有上有下的路段可以省點力...結果還是失敗收場,自己配速騎完...

小集團首腦...

進碧綠神木時,比去年慢4分鐘,這時我就想下車了...

但是沒病沒痛車也沒壞,要等收容車或是我們自家補給車上來載我...我還是自己騎算了,所以還是騎走了...

沒有很想騎大禹嶺,因為太痛苦,第一次騎可能是挑戰,第二次就是自虐了。

騎完之後我和火哥只得到幾個結論:

1.明年不報名了,要報只報菁英組,因為根本沒差,菁英組起來來名字比較威。
而且武嶺盃報菁英組的好處是:

a.可以先出發,M40要等好久才出發
b.被關門也比較爽快,早點關門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2.平常行義路-小油坑,風櫃嘴,新北投騎一騎就算了... KOM,不會再說了...
事不過三。

不過還是有收獲啦... 至少有上到緯來體育新聞(15秒處),可以安息了....


最後成績:


我在 FB上寫說:沒什麼目標,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騎...

其實就是和火星人的想法一樣吧...現在的報名就是菁市一起殺,真的菁英不想報菁英,讓人參賽實在是提不起什麼勁就是了...

幸好中正山有上過台,所以對上台的渴望目前是 0,所以明年我要改報菁英組,既然真的菁英不報菁英組,那我這個市民去報總可以吧?...

大概就是這種賭氣的態度,反正一樣沒搞頭還不如掛菁英的名號不是更爽...

唉唉

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Tempo 4HR完工

在2016年的網誌

新年新希望之 ... Tempo 功率 3小時

中我曾經提及,要想參加 KOM,至少要 Tempo 4小時才不會成為砲灰

當然這是當年我幼稚的想法...

現在可能要改口了... 即便是能 Tempo 4小時,應該還是 KOM的砲灰,因為參賽的300-400人左右,大概有一半都可以達成(如果真的想做的話)

tempo 4小時是一張門票,可以確保你平安的進入大禹嶺,但是之後的10公里,就是你爬坡的造化了...如果還沒抽筋的話,如果還有力的話,才是真正的關鍵。

去年2:56到碧綠神木,3:28進關原加油站,大禹嶺騎了大概55分鐘,所以大概3:45左右開始爬大禹嶺,而這時因為高山的原因,所以功率下降20%,迴轉速下降20左右,所以如果最後的練習,能將功率加 20%,轉速降20騎最後的55分鐘,才能證明自己能在自己預想的時間完成。

但是這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前3.5小時用 tempo騎,也就是大概 FTP的 78%左右,最後10公里的55分鐘,要再加功率20%,迴轉速下降20騎,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只能正視最後10公里功率勢必大幅衰退的事實,端看現實中,會衰退多少,如果能比其他選手衰退少的話,能趕一分鐘是一分鐘這樣。

所以我一直覺得長距離的山路是個照妖鏡,因為很難練,也很難偷雞...你能吃的焦瓦是多少,無法提升,自然成績是快不了的...


昨天終於成功了...(眼神死)

熱身10分鐘,之後保持 185瓦,最後是4小時 AP 191瓦完成,比我預想的還要好。

也順便映證我的武嶺盃心得,上訓練台前,我前一天吃很多,在上訓練台前吃了一大堆的麵包就怕自己餓著。

在訓練台上,每5分鐘喝一口運動飲料...

最後第四個小時快結束時,還是隱約有點小抽筋的感覺...這樣的狀態若是在大禹嶺的話其實還是不行...

只能期待10/20能領悟第7感了...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KOM前的準備

去年前三個小時180瓦,到了碧綠神木(大約2:56左右)

今年試試應該可以185瓦三個小時,看能夠到哪裡...

如果2:56到不了碧綠神木,我就想直接棄賽了...

按正常角度來說,均瓦提升了5瓦,前半段平路較多比較不看推力比,加上我最近體重上升
(昨天公司健檢,去年腰圍60cm,今年 69cm... 這...)
我想成績應該可以快一點點(看天氣)

至於跟集團我是沒想過,只能照往例能跟多少人是多少人了

最近只好一直練 tempo了...目前只剩 WattBike在家裡,得找個時間出去練抖坡還有低迴轉了...

昨日 PR,心跳最高179


小坡 PR,狀況算還可以


小調 FTP 3瓦後,現在 TSS 100左右,TSB根本不會降,一個星期還可以 TSS 700多,看起來還可以撐一下子...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小調 FTP

好久沒有測 ftp了,因為太累...

而且 ftp 調高,課表吃不完,調低又很傷心...

所以之前還在想,如果能連三周 TSS 可以到 700,我 FTP 就往上加1...

或者是 wko+有一個 mFTP的功能,如果它能超過我的 sFTP的話,我就加了...

話說,5分鐘的 Power好久沒進榜了...

昨天在騎 Zwift London時,想說試看看那個小坡全開看看,再加上好死不死有個日本人一直用推力比5在我後面跟...就這樣死撐死撐,結果5分鐘進 PR了...(也成功甩開小日本人)

雖然數據上看起來是第3名,但是前2名都是體重60幾公斤時的數據,而且還是當時用 stages功率計的...明顯失真,所以這個才是我真正的 PR。

那個小坡 7分鐘騎完也是 PR(還是破不了7,之前 PR 7分08秒),心跳最高182...
沒有使用道具...

然後我就沒力了...一天搞這麼一次就夠了,反正長程山路和短程無氧是無關的...


接下來 WKO+就看到這個東西了...

去年武嶺盃時,mFTP一度掉到226,今年武嶺盃是 234(所以我說長程山路 ftp沒什麼用)

今天既然升到238了,那我就調吧...好久沒調 ftp都有點心虛了...

276瓦我可以撐5分鐘,村長是至少40分鐘,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和他之間的差距。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2017武嶺盃

今年 TCR + RZR出戰

之前在8月底時的網誌大概已經算出自己大概可以騎多久,其實就是沒什麼搞頭,當時其實連打針都不太想了...只想靜靜的把這場武嶺盃騎完就算了...

不過事後也證明,RM40的前五名,不含熱身的時間都破3小時,這還怎麼玩啊?
我再怎麼配的好速,其實也只可能3:15,而且還是我預期的最佳狀況。

所以自從自行車有功率之後,一切都變的無趣...比賽前大家攤出自己的功率,可以騎多少自己心知肚明...

有了去年的經驗之後,今年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跟集團,175瓦到人止關,之後190瓦到最後試看看...

當然,事後的證明是...永遠卡在鳶峰這個點。

去年練了大概10幾次的虛擬武嶺盃,今年有騎完 3小時 tempo的,大概只有一兩次...

不過比賽還是有幾個自己的疏失,需要在以後改進的:

1.選手餐要吃飯,要吃多,早餐要吃麵包,要吃飽...

今年和 GBike一起報,晚餐大家就去附近自己吃自己的,我錯在沒有去吃飯...所以第二天的體力在人止關後明顯有些力不從心,這個無法騙人,狀況在那時就覺得蠻不好的...
至於早餐我應該吃麵包的...這點也是我的失策...

一臉哀怨,而且難得握下把,絕不是看到鏡頭才這樣


2.水瓶放的位置有問題:

應該先放運動飲料的...在我最容易拿到水瓶的位置我放的是麥香紅茶
運動飲料放在相對不好拿的位置,在翠峰時就大腿隱約有抽動的感覺,那時就覺得今天天氣這麼好,應該可能會抽...

果不其然,上鳶峰之後就抽到武嶺牌樓了...

抽歸抽,還是得騎,只是施力的方式略有不同而以

我自己知道,我之所以不會抽筋會是因為運動飲料,而不用吃補給是因為選手餐以及早餐吃的很好的關係...

這兩點失策,希望在接下來的 KOM不要再犯了...

不過,也幸好今年 RM40的分五都要破3了,所以騎完並不會覺得難過,因為賽前有估幾個預期永遠無法超越的對手,而且每年都有軟以及硬的分組...




等等... RM45 3:30就可以分 5,做壞了吧...呵呵....

不過去年狀況還算可以,預期要追過的許惠閔大哥追不到,今年狀況體力奇差無比,竟然在昆陽抓到他...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這都是命啊。

我與許大哥
還有 KOM與中正盃,只是如果要問我 TCR到底爬坡怎樣,我只能說...我騎不出來,狀況不好的時後,就算有 32T飛輪我也騎不出差異啊....

但是人的體感是會騙人的,今年的平均迴轉 77,比去年與前年都多 4-5轉左右,而清境小7一直到武嶺牌樓,則是破了 PR... 這個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長距離山路是個照妖鏡啊...我們都需要再練習。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最近的一些訓練台產品,又讓我心動了說......

9/9武嶺盃結束...先讓我寫些別的,因為武嶺盃正如預期的...一樣沒搞頭

最近除了跑騎訓練台之外,讓我有注意到的訓練台有三款...

1.wahoo kickr climb


這款訓練台的前叉會隨著山路的坡度而自動上升,讓你有騎山路的感覺。
不過一來 Wahoo磁阻聲音我無法接受,二來我其實不太再想把車架放在訓練台上了
不過當時看到 Wahoo有這樣的產品,還是頗為驚訝的...(驚呆了我)

2.Tacx Smart Bike



在今年歐洲自行車展上, Tacx的力作...搖搖馬(誤)

Smart bike... 看到這張圖時,我心裡就想:哇!WattBike完了,這台打到 WattBike了...
自動調阻力...不過機器不會隨坡度改變仰角。

但是非常貴,要價 3000-3500美元左右。

我想它的缺點除了貴之外,可靠度、功率計準確度之類的無從比較...沒有過去的經驗很難判斷...

3.WattBike Atom



正當我在想 Tacx的 Smart Bike打到 WattBike時, WattBike說:才沒有呢...

原來 WattBike一直就有要推出個人版的訓練台,這台的定位是非商業 gym專用,在 Zwift Rider的社團中,有人分享了他的 Atom...媽的,看的心癢癢


和 Tacx基本上沒什麼差異,Ant+與藍牙以及自動阻力都能夠支援,當然同樣的也沒有自動隨坡度仰角...

而且售價不到1900美元(蝦米)!

以 WattBike的穩定性、可靠度以及功率的準確度來說,確實是相當讓人期待。

而且是它已經在英國販賣了,9/10到貨(不就今天嗎?)

台灣的話,我目前還在請高菖幫我問價格,這台勢必要入手!(握拳)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巧遇葛老

看大家最近忙著準備9/9的武嶺盃,心裡有點羨慕他們...

因為如果在比賽之前,就知道自己可以騎多久,似乎去比賽只是大家合力演一齣已經知道結果的戲碼一樣...

任何人只要40分鐘推力比有5,3小時推力比有4,武嶺盃的成績就可以破三小時...

可以參加慈善撲克王大賽了...我連參賽的資格都沒有啊...而且隨著年紀愈來愈大,光維持就很困難了,更何況是「進步」?

高大的自己
話說最近晨騎是收到了一些效果,至少灌水的 TSS增加了不少,一個星期600是穩穩拿下沒問題,還可以享受真正的坡度變化,實在不錯。

星期六和林北愛騎團晨騎時,巧遇葛老從陽金方向氣喘噓噓的上來,原來是在做間歇...


當時有聊到一些訓練的事情,葛老認為間歇還是要做,我說只騎長距離 tempo最後也會變的騎不快,但是 tempo還是要做就是了...然後葛老問我要怎樣訓練才會更強.... 這... (怎麼會問我呢?)

我是這麼說,在去年武嶺盃前,做了太多長距離的 tempo,就是維持住但是沒有辦法變更強,所以後來在武嶺盃後我就很少練 tempo,專攻 20分鐘...

葛老說對,但是他說要做 20分鐘 X 3 (呃... 我很偷懶的,我只做 X 2)

而且重踩葛老說他最近的心得是不能太低轉,大約50-60就好,那種20-30的反而不好(我只有65-70啊)

總體而言,葛老是覺得 FTP只要拉的上去,騎武嶺這種稍微降功率以拉長時間會比較輕鬆。

這點我是同意的,FTP要上去,這樣打 8折騎武嶺也是剛好,只要前面不亂拉間歇搞到自己抽筋的話...

還有,在做重踩與 20分 LT的前一天,腿要記得全休喔...休息也是一門學問,要做課表就要盡力去做,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就是...


今日低迴轉 PR,216W(但是真的有變重,昨天吃很多,發Q)

但是我只能撐 1小時,武嶺有3小時以上,如果剩下2小時可以用意志力來補的話...

但是我想很難...這就是天花板啊... 天花板....

拖神說:我來!


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穿拖鞋中社可以騎10分多鐘的男人....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Reynolds RZR 46輪組開箱與心得

最近需要早睡早起,加上我的 Corima MCC借給阿龍直到 KOM為止,所以想說再買一個輪組來玩玩(現在真的只能說玩玩了,別人是陽金四趟在練車,我們是騎個 1p就要回家了)

原本是想買 Corima MCC 32mm的版本(因為新版沒 24mm了),想說,現在真的還是得騎爬坡輪了,唉...

不過到了高菖之後,被黃教練說服買了 RZR 46... (等等,這劇情好像一直在上演)

其實我也有想過 DT最頂那款爬坡輪(管胎全碳的),但是沒有認識的人與店家,再加上這款其實也不便宜,說不定沒現貨。

我就是想今天拿到貨(任性)...不然我這星期要怎麼騎車?

問了一下教練,有現貨,好,包起來...管胎選選,飛輪 11-28,管胎黏要時間,明天來拿貨這樣(非常阿沙力)


好,先開個箱以示誠意。

在我心中的三大神輪是 LW Obermayer、Corima MCC以及 RZR這三個,特點是這三組都是一體式的輪組,但 RZR據山姆大所言是無張力型的輪組。

也就是「在輻條完全斷裂的狀態下,仍然保持沒有偏擺
且能正常騎乘...」

山姆大的連結

(感覺好像很厲害)

好,經過一天的等待...這次換上的管胎是馬牌的,每次想換的管胎都沒有貨...嗯嗯...好吧,反正也是一級管胎,ok 的啦...


RZR台灣據說換了代理,所以原本18萬的價格,變的比較親民,大約12左右...

那麼,就來亮個相吧...


馬車輪,看起來低調低調的...現在想想,我的三大輪組沒有低於 45mm的框(扶額)

好吧,證明我有騎...就來一張近照吧...


接下來是嚴肅的心得...

有部分寫在我的 FB裡了,就是其實我騎不出來它和 Corima MCC、 LW Obermayer的差別,應該是說,頂極輪組都有一定的實力,並沒有誰特別如何如何...

Corima 因為加了陶磁培林,所以感覺迴轉很順暢,LW則是愈抖的坡感覺成績比 Corima 更好,至於 RZR在抖坡的部分似乎更加的輕鬆,好吧... 來幾張數據說話吧...

首先是星巴克-小油坑(體重相同,外胎確實不同,但我其實不覺得外胎有影響)
(Corima + tcr + Pioneer功率計)


均瓦221瓦


均瓦213瓦。

你要說頂極輪組差異不大,是也差異不大,但是瓦數兩次做出來的,RZR都比較低(另一次就不貼了)

以下是 LW + F8的數據(功率計為 SRM)


均瓦219。

我們接下來看陽金最抖 0.9K的坡,它們的數據。

Cormia + TCR + Pioneer


均瓦 232瓦。

RZR + TCR + Pioneer


差2秒,但是少了11瓦、221瓦!

這裡的 PR 是 LW + F8 + SRM 所保持


247瓦...也才快幾秒啊...只是拿來對照的,無實質意義 XD

所以,其實頂極輪組買最便宜那組就是了,因為再貴未必有用之外,其實也快不了多少,少到用秒來算的,實在可憐啊... orz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還是要配功率啊...

最近要早睡早起了,原因無他,要調整時差了,不能太晚睡太晚起床

所以連著幾天都出去外騎,星期三是我的一個星期一次的重踩日,就決定到復興三路了

復興三路是真抖坡,10%以上的連續坡不說,幾乎很少平緩的地方,適合練習重踩...

北投村長,外號 拖神,從中和街的家樂福計時到清天宮,最快可以騎16分左右,平常都是17分當吃飯一樣在騎... 我就 別說了,至少21分以上(唉)實力的差距

剛好那天也遇到村長在騎復興三路,本來也想 ITT 的,沒料到前半段瓦數催太快,到後來在吳氏宗祠的那段長坡我就決定放棄了...想說怎麼這麼硬,太久沒騎復三了嗎?

由於 Pioneer碼錶送修,所以當天是用 Wahoo的碼錶,然後 P1的功率計,將碼鎷放口袋,所 以從頭到尾我都不知道功率...

回家一看,我了解了...




我再怎麼狂,目前20分鐘還是不可能功率262的啊,所以中途放棄是很正常的事....

好吧...人可以支配的總功率是固定的,不過既然 TP有這個數據有 PR,還是讓自己了解一下...